一、档案数字化
(一)概况
1986年,吴江县邮电局、公安局、气象站档案室购置计算机对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这是吴江境内最早一批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的基层单位。
1992年下半年,吴江市档案局(馆)添置计算机1台,为档案检索电子化准备条件。1994年,吴江市档案局(馆)应用PDE档案管理软件目录版。1995年,吴江市人事局档案室有计算机及软件。1999年,吴江市档案局要求所有档案进馆单位统一配置符合档案工作业务规范、档案管理软件基本要求的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并对原有用户档案软件进行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全市形成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是未来馆藏数字档案最主要的来源,是未来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最主要的资源。2002年,吴江市档案局针对各单位忽视电子文件管理的状况,制订《关于加强电子文件管理的意见》,规定实行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归档双轨制,要求各单位由办公室或档案室扎口管理电子文件,做好电子文件的妥善保存和安全维护工作,同时加强档案数据库系统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中共吴江市委和吴江市人民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江苏省档案局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档案报》《档案与建设》等报刊对此进行报道。是年,吴江市档案工作在电子文件管理、采用网站数据库技术建设档案网站和档案全文数据库系统建设方面创造江苏省档案系统“三个第一”。是年底,全市共有49家市镇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使用PDE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2003年5月30日,吴江市档案局、苏州大学档案数字化研究所承担的《多媒体电子文件归档技术方法研究》列入2003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是年,吴江市被江苏省档案局确定为全省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区。同时,针对全市档案管理软件多版本、低标准、无序化的状况,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加强电子文件管理的意见》,促进全市档案管理软件一体化,全年共有73个单位新安装PDE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其中16个为全文版,另外,36个使用单位的管理软件进行了升级。是年底,PDE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在镇级机关全部安装,市级机关安装75个(占71%),为实现全市档案工作会议提出的用两年时间统一全市档案管理软件奠定基础。
2004年,江苏省档案局确定的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启动,试点单位为吴江市公安局、接待办公室、吴江电视台和吴江高级中学。是年,中共吴江市委统战部及吴江市东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民防空办公室等29家单位新安装PDE档案管理软件目录版,共有150个单位新安装PDE档案管理软件。至年底,全市109个市级单位有81个单位配置档案管理软件,10个镇机关全部安装,还有62个事业单位安装档案管理软件,其中部分单位安装全文版档案软件,建立全文数据库。2005年7月11日,吴江市档案局制订《吴江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2005~2010年)》,对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全市档案信息网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作了部署。是年,吴江市农林局、吴江药品监督管理局、七都镇庙港卫生院等18个单位和三和铝业等企业新装PDE档案管理软件,吴江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档案管理软件从单机版升级为全机版。是年,吴江市档案局与苏州大学档案数字化研究所、北京量子公司合作的“多媒体电子文件归档技术方法研究”结项,开发出相应的管理软件,解决了多媒体电子文件的存储、检索、归档格式和安全等问题。2006年9月初,吴江市档案局联合新亿迪公司开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安装调试。2007年,在全市推广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加强各单位档案管理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全年为50个单位安装全文版的PDE软件;坚持文档一体化原则,对市镇机关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提出明确目标,并指导各单位做好档案目录录入和全文数据库建设。2008年,全市有214个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软件升级维护,17个单位新装软件。
2009年3月12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建设以市档案馆为主体,以市城建档案馆、基层档案室为依托和基础的档案资源信息库,实现全市档案信息资源互补和共享。各地各部门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电子政务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市档案局(馆)要在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上,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档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各地、各部门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归档和利用中,要切实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市档案馆要实时接收各个部门形成的电子文件,并向社会提供非涉密的具有法律性、政策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电子文件利用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各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吴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按要求主动、及时向市档案馆提供可公开的政府信息,推进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使档案馆成为本地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4月初,吴江市档案局与江苏省数字档案研发中心合作在吴江设立研发基地,为有需要的单位提供档案数字化扫描服务。4~10月,为近300家单位提供档案管理软件的升级和维护工作。
2011年,吴江市档案局制订并上报“吴江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项目”。该项目被吴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信息化中心列为2011年全市信息化建设项目,争取到信息化建设资金49万元,对数字管理系统存储器进行增容改造。同时,吴江市卫生系统和市地税系统引进网络版PDE档案管理软件。2012年上半年,吴江市档案局制订、调整《2012年档案信息化项目方案》,进行“吴江数字档案馆管理服务功能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同时开展各镇(开发区)、部门、单位档案室PDE档案管理软件的推广、维护与使用监管;配合新亿迪公司设计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文件系统,并及时进行沟通,对网络中常见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网络能安全正常运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7月9日,吴江市档案局印发《关于认真贯彻国家、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外包管理,杜绝失密隐患的通知》。是年,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22家,吴江农村商业银行15家分行均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2013年,吴江区档案局档案设备服务部为吴江供电公司、吴江区房地产管理处、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吴江农村商业银行等单位开展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服务,为65家单位提供档案软件升级和维护服务。是年,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6家,其中亨通集团有2家单位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2014年,吴江区档案局档案设备服务部为吴江区地方税务局、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吴江分中心开展档案数字化服务。2014年,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8家,其中亨通集团有3家单位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是年底,全区安装PDE全文版档案管理系统目录版单位102家,全文版192家。
(二)电子目录
1994年,吴江市档案局(馆)应用PDE档案管理软件目录版将5个全宗永久档案文件级目录输入计算机。1995年,吴江市档案局(馆)将3个全宗的11332条文件级目录输入计算机。1996年,将两个全宗的4536条文件级目录输入计算机。1997年,吴江市档案局输入文件级目录13058条。1998年,输入文件级目录23000余条。1999年,吴江市档案局利用计算机对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建立数据库,将65个全宗的128000条文件级目录输入计算机,累计97个全宗,计196390条,占全宗总数70.3%。
2000年,吴江市档案局建立8个机读目录数据库,完成10个全宗的5.8万余条文件级目录的输入工作,累计103个全宗,25.4万条。2001年,吴江市档案局完成17个全宗计10万余条文件级目录及13个全宗12109条卷级目录(新中国成立前的)的输入。2002年,吴江市档案局输入文件级目录21万条,累计完成55万条目录(其中包括1万条案卷级目录)。2003年,吴江市档案局输入文件级目录22万条,并将所有数据库刻录成光盘,一式三份备份。2004年,吴江市档案局共输入文件级目录24万条,累计完成文件级目录100.8万条,案卷级目录1.3万条;完成婚姻档案文件、党委系统全宗文件目录数据库的校改工作,并将所有数据刻录到光盘,脱机保存。2005年,吴江市档案局共输入25万条目录,同时对录入数据进行抽查,并将所有数据刻录到光盘,脱机保存。2006年上半年,吴江市档案局在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基础上,继续进行馆藏档案、资料案卷目录输入工作,共输入目录2万余条,同时对输入数据进行抽查,并将所有数据刻录到光盘,脱机保存。同时,基本实现档案计算机检索。至12月中旬,吴江市档案局对导入的1182448条文件级目录进行核对和修改,添加案卷级目录数据。
2007年,吴江市档案局完成馆藏137个全宗65897卷档案案卷目录的输入及打印工作;加强馆内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将新接收进馆的档案目录467194条数据进行核对修改后导入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并做好数据安全备份工作;做好部分馆藏档案目录的输入、扫描和挂接工作,并实现检索利用,其中婚姻档案192卷3721个扫描件、照片档案卷内目录970条3616个扫描件、录音录像档案卷内目录158条120个附件、历史档案22386个扫描件;完成数据整理和审核入库工作,对鉴定后的69个全宗2461卷档案、开放后99个全宗9117卷档案的数据进行修改,对95卷独生子女档案重新编目,并对2800条数据进行修改,对黎里镇等9个全宗75214条卷内目录的数据进行修改核对,在此基础上,将1485661条数据审核入库。是年,吴江市气象局综合档案室组织人员将1981~2006年的全部档案的案卷目录输入计算机,共输入885条。至2008年10月底,吴江市档案局已将铜罗镇1986~2003年的1095卷8380条目录数据、历史档案163207条目录数据和新接收进馆的26434卷182203条目录数据核对后导入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并做好数据安全备份工作;逐条校对婚姻档案目录数据52806条,打印开放档案目录5992条。2009年,吴江市档案局加强馆内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将新接收进馆的各机关单位1996~2001年的目录数据核对后导入数字档案管理系统。2010年上半年,吴江市档案局做好电子政务网改版后对应接口修改工作,接收在电子政务平台上流转的电子文件,充分发挥电子文件中心作为吴江市电子文件的灾难备份基地的作用,共接收文件3059个;加强馆内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将17个全宗的1996~2001年的2097卷38449条目录数据核对整理并导入馆内系统,整理库内6个全宗的12135条归档文件目录。9月13日,吴江市档案局派员为吴江市婚姻登记处安装PDE档案管理软件,并将246938条婚姻档案目录复制到其电脑上。2011年,吴江市档案局对原吴江市人事局、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吴江市交通局等9家单位的2002~2008年电子目录进行检查指导与接收进馆工作。2014年,全区行政村、社区、学校、卫生院均做到档案目录电子化。
(三)电子档案
2002年,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同里镇、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等10家单位进行档案全文数据库系统建设试点。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率先对室藏6万多卷档案资料进行全文数字化,并与全省工商部门联网。吴江市档案馆完成《吴江大事记(1992~2002年)》的全文数字化工作。2003年12月,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领导到吴江市视察“多媒体电子文件归档技术方法研究”项目进展情况。是年,吴江市档案局确定吴江市公安局、外事接待办公室、电视台和高级中学4个单位进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2004年1~11月,吴江市档案局利用扫描仪对部分馆藏珍贵档案、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2005年,吴江市档案局继续利用扫描仪对馆藏照片档案进行扫描储存,全年共扫描照片4636张,为全文数据库建设打好基础。2006年9~12月,吴江市档案局在数据核对的基础上,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成功挂接188卷婚姻档案的9811个扫描件。是年,吴江市档案局PDE档案管理软件从目录版升级为全文版,因此,全市各单位以前安装的目录版也将逐步升级为全文版,全年共升级全文版PDE档案管理软件6家,新装全文版PDE档案管理软件11家。
2007年4月,在江苏省档案局帮助下,吴江市档案局对馆藏的12110卷国家重点档案进行扫描,形成全文数字库。年内,吴江市人民法院、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盛泽国土分局实现档案资料全文数字化,其中盛泽国土分局是全省系统内第一家。是年起,吴江市档案局逐步对馆藏珍贵档案和使用频率高的档案数字化。至2008年10月底,吴江市档案局实现4886页照片档案、116979页婚姻档案、1498384页历史档案扫描件的数字化和挂接入系统。2009年,吴江市档案局扫描处理婚姻档案1454卷、独生子女档案27卷和知青档案22卷,扫描页共计129907页,并将这些扫描件挂接入系统并审核入库;整理省吴江档案研发基地处理的党委系统6625件和政府系统24288件扫描件并挂接入系统。至11月底,吴江市档案局馆藏档案扫描件页数有153.5万余页。是年,中国电信吴江分公司等单位实现档案资料全文数字化。
2010年1~9月,吴江市档案局运用吴江市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扫描独生子女档案56卷和修补的民国档案11卷,扫描页共计15244页;整理省吴江档案研发基地处理的馆藏43个全宗约38万件扫描件;截至9月底馆藏档案扫描件页数有191万多页。是年,吴江市档案局进行爱数备份软件安装工作,并使用备份软件对馆内系统和重要数据进行定时备份。2011年,吴江市档案局实现档案数字化近100万页,完成档案挂接83476件227087页。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对原市人事局、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局等9家单位的2002~2008年档案全文数据进行检查指导,并接收进馆。2012年,吴江区(市)档案局开展电子档案差错排查与挂接管理系统工作,共挂接18万件,70多万页;将457GB电子数据移交苏州市档案局异地备份;全年数字化档案100多万页。是年,全区(市)推广进馆单位的永久和30年保管期限的文件全文数字化。2013年,挂接驻吴江大厦单位移交的电子文件15余万件60多万页;全年实现数字化档案100多万页;完成《吴氏族谱》修复和数字化工作。2014年,吴江区档案局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步伐,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及时电子化整理,全馆累计扫描文件、资料超过500万页,数字化率50%。《吴江区档案馆数字化档案共享建设研究》列入吴江区人民政府“十三五”重大研究课题。是年,163家单位进馆档案的永久和30年保管期限的文件全部全文数字化。
二、现行文件查阅中心
“吴江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是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及上级各条线有关的政策、法规公开向社会提供利用的服务平台。它集中收集中共吴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机关有关部门近几年出台并可向社会公开的现行政策性、公益性文件资料及上级各条线有关的政策、法规,以最简捷的手续向社会各方面无偿提供查阅服务。
2004年3月30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向“吴江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报送文件资料及有关问题的通知》。4月,吴江市档案局从加强政务公开,为建设“透明型”“服务型”政府,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的高度出发,开展“吴江市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各项筹备工作,并按照文件要求,开始现行文件上报的咨询和接收工作,并及时对上报的文件做好目录的输入和文件的整理工作。至11月20日,有9个单位报送文件73份。2006年上半年,制订《吴江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吴江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在“中国吴江”政务公开栏发布公开内容,并及时更新。10月,吴江市档案局申报并经市编制办批准设立现行文件管理科,负责现行文件工作。科室成立后,首先通过登陆“中国·吴江网站”做好市机关各部门网上已公开的规范性文件的调查、统计、汇总,完善《现行文件目录》《现行文件交接文据》等台账,做好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发动和上门征集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走访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吴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40余家市级机关单位,动员并指导各部门将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按规定的格式报送现行文件中心。12月初,吴江市档案局和吴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合作,利用吴江档案馆的硬件设施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将中心平台与电子政务网文件系统服务器连接,通过省局统一开发的OA系统中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一体化模块在线采集,实现初步的电子文件、电子文档网上交互传递,真正发挥电子文件安全备份基地的作用。至是月底,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共接收到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吴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45个单位报送的文件994个,法律法规汇编13册含文件2000余个,累计完成交接单位数占需政务公开单位数的87%以上。
2007年3月,吴江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正式对外开放。10月,吴江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在“吴江档案信息”网站上开通“网上现行文件中心”栏目。是年,中共吴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将现行文件报送工作列入《吴江市政务公开工作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实现现行文件报送和利用工作的长效管理。全年全市有59个单位报送文件1547件,其中2007年度文件253件;网上现行文件中心点击1.9万人次。2008年,全市共有21个单位报送现行文件422件;有39万余人次点击查看“网上现行文件中心”栏目。2009年,吴江市档案局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工作,利用“中国吴江”网的子网信息发布系统发布38条公开信息;吴江市电子文件中心接收在党政信息网上流转的电子文件,并做好数据的接收存储工作,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累计接收文件23847个。
2010年上半年,吴江市档案局与中共吴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党风廉政办协商制订《现行文件报送考核标准》,健全文件报送工作网络,使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能及时公开。1~9月,共接收353件现行文件,通过“吴江档案信息网”点击现行文件的市民38.28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查阅需要。充分发挥电子文件中心作为吴江市电子文件的灾难备份基地的作用。至10月底,接收在电子政务平台上流转的电子文件有4516个。2011年,市电子文件中心接收、存储电子文件6528件。全年共受理咨询的政府信息公开有关事务53.63万人次,其中现场咨询210余人次,电话咨询100余人次,网上咨询53.6万人次。2012年上半年,吴江市电子文件中心共接收电子文件4573件,电子文件中心等待与党政信息网联通。是年,全年网上点击量60.25万次,累计网上点击量为239.63万次。2013年1~11月,共接收现行文件197件,累计3854件;网上点击量52.15万次。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0月至2014年12月,“网上现行文件中心”栏目点击量共316.88万次。
三、“吴江通”地情网
2002年9月25日,吴江市档案局成立吴江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12月,吴江市档案信息网正式开通运行。吴江档案信息网是吴江市档案局在互联网上的门户网站,是吴江市档案局向全社会宣传档案工作,展示档案工作风貌的重要窗口。该信息网依托苏州大学数字化档案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力量,采用网站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了1624个静态网页、74个APS动态网页、6个全文数据库和1个MPG(视频)。公开出版的《吴江年鉴(2002年)》的电子版在吴江档案信息网上供查阅。至2004年12月8日,吴江档案信息网共设“档案政务”“利用服务”等8个栏目,38个子栏目;设计128个文件夹、10个样式表、1685个静态页面、74个ASP动态网页、6个数据库,1416张图片,1个视频文件,实现60万条档案目录数据网上查询,包括《吴江年鉴》在内的6个大型全文数据库上网利用。
2006年上半年,继续做好“吴江档案信息网”的更新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不断完善网络功能,充实内容,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研究历史、学术交流的载体,公众点击率不断提高。2007年9月,完成吴江档案信息网改版工作,改版后网站采用全新的页面风格,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加“现行文件”“案卷检索”等栏目及全站信息检索功能,增进了与公众间的交流。2008年,吴江档案信息网增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栏、“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栏目,并直接链接到“中国吴江”网站的政务公开信息查询平台。2009年,吴江档案信息网发布网页近800个,网站累计3773个网页,其中2569个现行文件更是成为吴江市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全年市民点击309869人次。2010年,吴江档案信息网在前三个季度共发布582个网页,全文挂接《同里镇志》。2011年,吴江档案信息网栏目作部分改版,全年累计发布450个网页,报道新闻信息稿件200多篇。
2012年9月下旬,吴江市档案局着手“吴江通”地情网筹备工作。2013年1月初,吴江区档案局制订《“吴江通”地情网建设方案》。6月初,“吴江通”地情网(http://www.wujiangtong.com)开通。19日,吴江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举办“吴江通“地情网资源建设联谊会,近20位吴江地方文史、文化爱好者、研究者应邀出席,会上,吴江区档案局局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沈卫新向与会者介绍“吴江通”地情网改版、升级的目的和运行基本情况。将原来形式、内容、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的“吴江档案信息网”改版升级为“吴江通”地情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和地方志“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吴江通”地情网开设一级栏目10个、二级栏目169个,三级、四级栏目则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共上网文字资源1200万字、图片资源达10000张。主打栏目为区况概览、地情E库、史海纵横、现行文件、吴江名人、历史影像、网上展馆等。区况概览栏是了解吴江历史与现状的“短平快”资料库。地情E库栏上传已公开出版的地方志书、吴江年鉴、吴江统计公报、吴江大事记等,是了解吴江历史与现状的最大、最丰富、最权威的资料库。现行文件栏上传了中共吴江区委、区人民政府等115家单位2007~2013年授权公开的现行文件。史海纵横栏是吴江最大的文史类网站栏目和发表、阅读文史作品的平台。吴江名人栏是展示吴江人形象的资料库。历史影像栏是了解吴江历史文化和赏读档案资料的平台。是年,为了做好联络与服务工作,网站还专门开设QQ服务群(130241069)。2014年,吴江区档案局组建“吴江通”地情网12人组成的兼职编辑团队。“吴江通”地情网调整版面,共开设《吴江名人》《吴江记忆》《丝绸之路》《地方志书》《吴江大事记》《吴江影像》等33个栏目,已上传1亿多字,1万余张图片,市民点击量300多万人次。“吴江通”地情网获2014年度吴江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创优奖。
四、“吴江通”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初,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宣传,吴江区档案局开发快速、高效、便捷、互动的档案文化宣传新阵地——“吴江通”微信。“吴江通”微信为吴江地域历史文化展示的窗口、提供档案公共服务的平台。24日,平台发布第一篇文章《松陵公园——曾经的“吴江公园”》。平台每日发布1篇文章,至31日,共发布7篇文章。